当前位置:天气预报> 气象常识 > 气候分布 > 江南春雨和华北春旱

气象常识

江南春雨和华北春旱

更新时间:2009年10月23日  来源:天气预报网  编辑:天气预报网

  春季是北方春播,南方早稻插秧的季节。春季降雨多寡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布局、作物种类和收成有很大影响。
  
   我国秦岭、淮河以南,川西和云南以东广大地区,是我国春季多雨的地方。3月份到5月份3个月的总雨量一般都在200毫米以上,雨日30天以上。浙江、江西、福建三省交界的地区,如江西景德镇市,3—5月份总雨量有806毫米,雨日54天,分别占年雨量和年雨日的41%和36%,是我国春季最多雨的地方。古诗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形象地概括了江南春季气候的主要特点。
  
   春雨区的北界淮河流域,是江南春雨区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,从淮河附近向北,春雨急剧减少。例如,从淮南合肥到淮北徐州,两地相距不到300公里,但3—5月的雨日,从合肥的35.4天剧减到徐州的22.0天;总雨量从合肥的279.4毫米减少到157.5毫米,差不多减少了近一半。由于华北地区晴天多、蒸发强、雨水少,所以华北历来有“十年九春旱”的说法,历史上一直以种植冬小麦为主。历史所说“南稻、北麦”的南北分界线,大致就以秦岭、淮河为界。
  
   淮河也是我国年雨量的明显分界线。淮河以南年雨量从1000毫米迅速增加到1200-1500毫米;淮河以北则从1000毫米迅速减到600-800毫米。所以淮河以南全年雨量充沛,河网密
   布,航运发达;淮河以北则以陆路交通为主,这就是古代“南船北马”气候上的原因。
  
   在华北春旱区里,春季气温较高,热量丰富,只要有水就能显著增产,水是增产的主要条件,下雨就等于下粮食,所以华北普遍有“春雨贵如油”的说法。

相关资讯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