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天气预报> 气象常识 > 气象与生活 > 8月谨防台风袭击、红眼睛、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

气象常识

8月谨防台风袭击、红眼睛、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

更新时间:2009年10月23日  来源:天气预报网  编辑:天气预报网

  
   八月份气候除受到台风袭击造成暴雨外,主要表现为高温、炎热和干燥气候。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,在这一季节,应注意对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、流行性感冒、登革热、疟疾等疾病的预防。
  
  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(俗称红眼睛)是由肠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。该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,一般为1-2天。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、充血、点片状结膜充血,伴眼球异物感、流泪、眼痛等症状。病程2-7天。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,如共用毛巾、手帕、浴巾等,还可借助水(如游泳池水等)引起暴发;流行季节主要在夏秋季,8—9月为高峰期;居住条件拥挤、环境卫生差、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于本病传播。预防上应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不揉眼,不共用毛巾、浴巾、手帕等;流行期间,理发、浴室、游泳池等行业要加强管理和消毒,游泳池要加强对游泳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检查;家庭应做好隔离消毒,毛巾、手帕可煮沸消毒,脸盆可用沸水冲泡或消毒液擦拭。
  
  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,临床上表现高热、头痛、四肢酸痛、乏力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。根据流行性感冒监测,8—9月有一个季节性发病高峰。夏季对流行性感冒预防应注意室内经常开窗通风,使用空调时室内空调温度应保持在26-27℃,相对湿度保持在50-60%;生活上保持作息规律,睡眠充足。一旦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症状,应及时就诊治疗。
  
   登革热、疟疾都是由蚊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病,故流行季节均为夏秋季。登革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畏寒、发热、体温在39-40℃,伴有头痛、眼眶痛、关节痛和骨骼痛,面、颈、胸部出现潮红,皮肤出现皮疹等,少数病人可并发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。疟疾俗称打摆子,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、高热、出汗热退,以及贫血、脾肿大为特点。泰国、缅甸、马来西亚和越南等热带国家为两病的主要流行区,我市近年来此两病少见,但输入性病例(即外地感染者来诸暨后发病)陆续有发现。因此暑期赴东南亚等国家或国内登革热、疟疾疫区旅游人员应做好防蚊工作,也可在去前进行预防性服药。
  
   在这一季节,还应防止病从口入,预防肠道传染病;注意加强对少年儿童在游泳、嬉水、家庭中的安全教育,防止溺水、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;此外,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人员应注意生活节律,防止疾病复发;这段期间,仍需做好室外工作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。
  

相关资讯阅读